为打造国际友好型城市,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近日珠海出台了《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下称《译写规范》)。3月13日,珠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股票做空杠杆,详细解读该规范。
受访者供图
城市公共场所标识是城市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译写则是城市营造良好国际语言环境和人文、营商环境的关键推力。珠海市外事局副局长张挺在发布会上表示,由珠海市外事局会同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的珠海市《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第一批地方标准已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的发布,旨在提升珠海国际化语言环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国际化建设。
张挺介绍,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如对54个国家过境免签延长到240小时,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打卡中国”已成为国际新时尚。珠海今年也将迎来第二届亚洲通航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重要活动,为外籍人士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营商环境迫在眉睫。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口岸城市,珠海公共场所标识的英文译写,对提升城市软实力、展示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译写规范》第一批地方标准涵盖通则、文体旅游、医疗卫生、产业园区 4 部分,是珠海首次制定标识语外语译写相关标准,其中产业园区中文标识英文译写专项地方标准为全国首发。该标准创新增加了珠海非遗项目、特色景点、市属医院名称等译写内容,为全市公共设施和标识的英文译写提供了统一技术依据,提高了译写的准确度与规范性。
在编制过程中,珠海市外事局联合有关单位,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原则,通过调查研究、专题研讨、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环节,邀请了清华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外语教授及行业主管部门、业内专家参与,确保了标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张挺强调,地方标准涵盖的这四部分是在调研阶段充分听取外籍人士意见,结合珠海城市特色、外籍人士关注领域以及城市发展着力点后确定的,力求务实,满足市民和外籍人士需求。
下一步,珠海将从组织宣贯培训、加强多方协作、健全标准体系三方面入手落实好工作。通过多平台宣传《译写规范》,开展对各区、各行业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培训,选取典型企业或地区作为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鼓励公众参与,开展专项纠错行动;编制《译写规范》第 5 部分:口岸交通,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珠海市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地方标准改革精神上有何举措?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未表示,将修订《珠海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加强地方标准实施评估工作,优化地方标准管理机制,提升标准制定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邓未还介绍了市级地方标准的申报和起草流程,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地方标准研制。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左志红
【本文责编】刘龙飞
【频道编辑】周丽娜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十大配资公司_十大配资网站_十大配资开户观点